被当做噱头的周星驰 8月是一个充满精彩对决的月份,夏季音乐和竞技类综艺节目纷纷登场。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系列综艺节目,如《披荆斩棘的哥哥》、《超新星运动会》、《五十公里桃花坞》和《中餐厅》等,已经火热了好几年。 阵容极为庞大,涵盖了从70年代出生到2010年代的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偶像,可以说无处不在,全方位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。 尽管如今的节目形式多种多样,但中国观众的偏好始终不变,仍然更青睐于搞笑类作品——喜剧节目。 经过这么多的阐述,其实小编最想表达的仍然是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。 一听到这个,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周星驰的《喜剧之王》的延续作品吧?当然,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。 这档综艺节目是由周星驰亲自创作的单口喜剧类型。 大家都知道,周星驰已经很久没出现在镜头前了,这次竟然以发起人的身份参与了一档单口喜剧节目。 这个名字还致敬了他的经典之作《喜剧之王》,真让人无法抗拒,不论是铁粉还是路人都纷纷被他的名声吸引去观看综艺。 一打开就被这色彩斑斓、充满青春活力的片头深深吸引。 作为一个经常跳过片头和片尾的人,编辑认为这个片头设计非常出色,让人忍不住感叹“哇塞”。 ![]() 带着这个良好的开局,继续往下阅读吧。 当主持人激情四溢地发表演讲时,各位喜剧演员齐声亮相,瞬间“喜剧之王”的经典台词在屏幕上闪现。 ![]() 不得不说,节目组非常清楚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,一开播就引用了周星驰的经典名句:“其实我是一个演员。” 谁能理解,是否有人曾梦回《喜剧之王》? 随着台词的结束,观众看到的是《喜剧之王》中周星驰在小屋里焦急等待消息的画面,这一幕持续了好几天。 片段的尾声,周星驰打开房门的瞬间,随即切换到喜剧演员们走进小屋的场景,宛如德芙一般尽享顺滑。 ![]() 节目组精心还原了周星驰电影中的卧室,真是用尽心思,自然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。 在十几个平方的狭窄房间里,墙边摆放着一张小型行军床。这张床小得让成年男子只能蜷缩着入睡。 旁边的格子窗恐怕比这张床还要显得宽敞。 然而,这间小屋居然让许多人心生羡慕,甚至有些人直言:比自己在北漂时的房子好多了,至少还有窗户。 看到那些喜剧演员在镜子前为自己加油打气的样子,确实让人感动得想流泪。 从微不足道的角色到喜剧之王,他们何尝不是另一个世界中的“尹天仇”。 当然,令人怀念的场面可不止这些呢。 还用《喜剧之王》中周星驰在车里催促张柏芝上车的场景进行转场,实话说,后期制作真的很有创意。 看到年轻时的星爷,谁能不心动呢? “等你呢”这句话刚说完,周星驰便出现在了镜头前。 星爷戴着米色的棒球帽,穿着一件白色T恤,皮肤显得格外光滑细腻,与旁边几位年轻人相比,一点也没有老态的迹象。 尤其是当右手的小臂随意搭在桌子上,身体向后靠在老板椅里,看向众人的那一瞬间,一种强烈的威严感扑面而来。 即便之后周围的工作人员走进来,周星驰的目光四处游移,显得有些漫不经心,但旁边的四个人却不敢跟着乱看。 他专注地倾听着星爷的讲话,眼中流露出满满的崇拜。 随着周星驰变得越来越亲切,四人的神情也逐渐放松下来。 杨笠在偶像发言时,竟然心不在焉地拍了拍周奇墨,用眼神暗示他分享自己的想法,这简直是在关公面前舞刀——自讨苦吃。 老实说,当我看到这四位“大魔王”去见周星驰,还和他同桌开会时,心中不免升起一丝羡慕。 然而,在线上几乎整个过程里,只能看到周星驰花白的头发、瘦弱的身形以及背对镜头的样子。想到只有那四个人才能看到他的正面,不禁令我从一丝羡慕转变为深深的嫉妒。 毕竟星爷年纪越来越大,机会难得,大家都是想多看几眼的。 查看演员资料时,我想说,摄影师会找到合适的角度,360度全方位地把周星驰的正面完全遮挡住。 许多观众开始对这是否是替身产生了质疑。 哈哈哈,这届网友的创意真是令人惊讶,居然能把话题扯到替身文学上。 如此独特的五官,谁能与之相媲美呢? 我原本以为大家的热情是由于他们天生开放,但当听到庞博提到他在公司里背着周星驰贴这些照片时,瞬间意识到演出的成分。 作为公司的老板,周星驰必须给予批准,人才能够被接纳进来。 不过,结尾时四个人对周星驰说的那句“一定要看哦”才是最不真实的,作为发起人,他当然应该去看。 还要特别叮嘱,实在有些难以理解了。 ![]() 一开始观看正片时,我发现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除了名字中带有“喜剧之王”与周星驰略有关系外,其他方面似乎毫无关联。 海报上只列出了四位“气氛组组长”的名字和照片。 大杂烩终究不如清粥小菜 坦白说,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锅杂烩,它借助周星驰的名气,疯狂吸引着《喜剧之王》的庞大粉丝群体。 备受周星驰关注的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,上线短短几天就紧紧追赶着老牌综艺《喜人奇妙夜》。 说不定它能一跃而起,成为热度最高的喜剧节目。 尽管周星驰的名字非常响亮,但还有许多其他同样搞笑的喜剧演员。 譬如因“峨眉山的猴子”而闻名的付航,讲笑话时总是睁大眼睛撅起嘴巴,显得特别搞笑和癫狂。 不过,这场表演显得相当肤浅,缺乏深度,和在动物园观看“猴子表演”并没有太大区别。 还有之前因为diss谢帝而迅速走红的诺米,说话时总是夹杂着rap风格的m3,听起来有些做作。 自己的本职工作——rap还没弄明白,就想着跨界去搞喜剧,凭什么呢?难道仅凭他那天生的傻乎乎吗? 看完整体表演后,真的觉得参与单口的几十位演员,还不如气氛组组长郭麒麟所说的话题更有趣。 我真搞不懂他们的选人标准是什么?实在是让周星驰这个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名声被浪费了。 你们看过《喜剧之王》吗?对它的“衍生作品”——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有何评价呢? #深度好文计划#正畸专用电动牙刷 |